人心向背网人心向背网

绿皮车上赶大集

科技日报记者 郝晓明 通讯员 闫崎峰 潘麒安

早上4点半,绿皮天还没亮,车上家住辽宁省凤城市石城镇西隈村的绿皮村民刘恩德早早起来磨起了豆腐。老伴儿和大孙子则把家里的车上土鸡蛋、山蜂蜜,绿皮还有晾晒的车上野生蘑菇分类装好,顺便还抓了两只自家养的绿皮大公鸡装进了编织袋里。今天他们要乘坐4318/7次列车,车上参加年前最后一次“列车大集”。绿皮

腊月二十七,车上宰鸡赶大集。绿皮4318/7次列车是车上吉林通化到辽宁丹东之间开行的“公益慢火车”,也是绿皮两地之间唯一一趟旅客列车。早在2012年,车上两地之间还没有铁路连通,绿皮山区百姓出行一直是个难题。为此,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专门修建了通化至灌水铁路,并于2013年开行4318/7次旅客列车,沿途设立了11个旅客乘降点。从此,百姓出门再也不用翻山越岭。

“火车开通当天,大家放鞭炮,扭秧歌,别提多热闹了。”回忆起火车开通当天的情形,79岁的刘恩德仍记忆犹新。也是在那个时候,他心里冒出了一个主意,打算坐着火车去离家最近的凤凰城的集市上卖山货。

一开始,刘恩德只带了点山蘑菇,没想到同车的乘客看到他带的山货品质好、价格低,当场就买了不少。按照铁路规定,乘客是不允许在车上销售商品的。让刘老汉没想到的是,他第一次在车上卖山货就被列车长李文刚抓了个正着。

“当时把我吓坏了,以为要罚款呢。”刘恩德说,“没想到列车长真心体谅咱,告诉我车上不让卖货,却把我的蘑菇直接包圆了,还跟我说啥时候采着好蘑菇他还要。打那时候起,他经常在我这儿买蘑菇,还发动列车员一起买。”

就这样,这个约定持续了10年。考虑到村民们脱贫致富的实际需要,沈阳局集团公司落实精准扶贫政策,破例准许村民们在车上销售山货,还开设了列车大集,通过车厢或加挂行李车等方式,为村民搭建销售平台。越来越多的村民像刘恩德那样,定期到车上售卖山货。4318/7次列车大集也成为远近闻名的品牌。很多旅客慕名而来,只为体验别致的列车大集。

10时49分,4318次列车抵达佟家站。列车长李文刚一边提醒着村民注意安全,一边和熟络的乡亲们打着招呼,顺便帮他们把山货搬上车。车厢里布置得喜气洋洋,年味十足。村民们熟练地将自家山货摆上展架,不待叫卖,展架前就被围了个水泄不通。

“蘑菇30块钱一袋,就剩这两袋了,你要都拿就50块钱……”

“这是自家产的笨鸡蛋,煮着吃都老香了……”

“这是山榛子仁,一点碎的都没有……”

刘老汉带的两只大公鸡,刚上车就被买家相中了,以68元每只的价格成交。

“这鸡一看就是跑山鸡,看这肉多结实。”乘客王先生说。

“平时赶一趟列车大集能挣三四百元。年前买年货的多,赚七八百元都不是问题。”刘恩德说。

山货很快卖完了,很多旅客没有买到。李文刚指着宣传栏里的二维码向大家推介:“想买山货的话,大家可以扫一扫这个二维码,加到我们的群里,想买什么都可以在群里留言,村民看到后会跟您联系的……”

“以前我们都是带啥卖啥,后来铁路给整了个微信群,需要买啥都可以在群里预约,还可以帮我们送货,以前担心带的货卖不完,现在担心货供不上。”刘恩德说。

12时27分,列车抵达凤凰城站。村民们先后下了车,他们相约去集市上置办些年货。卖光了山货的刘恩德心情很好,和列车长李文刚道了别,他一边走一边唱:“一条大路呦,通啊通我家……”

车轮滚滚,汽笛声声。10年来,4318/7列车不仅成为方便沿线百姓出行的“便民车”,也成为他们赖以致富的“幸福车”。这趟列车穿行在莽莽群山之间,载着村民们沿着乡村全面振兴的幸福大道,一路飞驰。

赞(66)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人心向背网 » 绿皮车上赶大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