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向背网人心向背网

以约7.8公里每秒的速度启程, 航天员如何“精准到家”?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精准到家圆满完成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的约公员何航天员乘组,已乘坐任务飞机平安抵达北京。速度3名航天员抵京后将进入隔离恢复期,启程进行全面的航天医学检查和健康评估,并安排休养。精准到家之后,约公员何将在京与新闻媒体集体见面。速度

中国航天报记者深入第一线采访,启程为您揭秘航天员“回家路”。航天

400公里的精准到家路程,如果乘坐每小时300公里的约公员何高铁,大概需要一个多小时。速度如果是启程从太空乘坐神舟飞船归来,以约每秒7.8公里即约每小时2.8万公里的航天速度启程,也需要半个多小时。航天员要想“精准到达家门”,即使归心似箭,也要跟着飞船“一路刹车”,才能保证顺利“到家”。

着陆现场

10月30日20时37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分离,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告别了在轨生活工作了约5个月的中国空间站以及刚刚会面的神舟十七号队友,开始踏上他们“不断减速”的“回家”路。

10月31日7时21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地面测控站发出返回指令,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轨道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之后,飞船返回制动发动机点火,返回舱与推进舱分离。10月31日8时1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

航天员想“回家要用多久?

“本次任务继续采用快速返回技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回收试验队总体负责人彭华康介绍,“载人航天,人命关天,处于高速运动状态的返回舱一旦中途出现故障,外界无法采取营救措施,所以我们会用最成熟稳定的技术将航天员尽快接回家。”

航天员想“回家”,虽然不用买票和候机,但他们首先要坐着返回舱绕地球飞行几圈。这成为返程路上最耗时的地方。

自从2022年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开始采用快速返回技术后,航天员不用再像先前一样绕地球11圈才能找到合适的时机再入大气层。如今,告别空间站后,正常情况下,返回舱只需要绕地球飞行5圈,就会正式进入返回轨道。

神舟飞船每绕地球一圈是90分钟,这样算来,航天员“回家”就已经比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至少快了近10个小时。

直线距离400公里的路走大概12个小时并不算快,但如果从返程走过的总路程20多万公里来说,航天员相当于是以“火箭速度”冲回家了。

“在绕飞的这5圈,飞船即使在路上也并没有‘闲着’,会通过标定不断对飞船的轨道进行精确校准与修正,还要进行返回参数计算,例如发动机什么时候开始工作,工作多长时间等,为最后瞄准做准备。”彭华康解释,“可以理解为它在决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用什么姿态踩‘刹车’。”

完成5圈绕行之后,返回舱会离开原来的轨道,正式通过返回轨道进入大气层。“在进入大气层前,飞船还要进行一些姿态和方向的调整。如果角度太大,航天员会承受巨大的过载,飞船也容易烧毁;如果角度太小,飞船就很有可能无法顺利进入大气层。”彭华康介绍。

此时航天员距离正式着陆,只有半个小时左右的路程了。

飞船返回要做几次减速?

神舟飞船以约7.8米每秒的速度启程从太空返回地球,还要穿越大气层,可以说是危险重重,技术人员设置了不同的减速方式组合,让飞船返回舱稳稳落地。

首先是制动阶段的减速。

“如果制动不正常,返回舱就无法进入大气层,速度就降不下来。”彭华康介绍,等飞船进入绕行的最后一圈,会进行一次姿态调整,首先是旋转90度,返回舱、推进舱告别轨道舱,之后两舱再转90度,推进舱朝前推进,发动机点火工作大约150秒,第一次减速结束,返回舱和推进舱开始自由下降。

之后,距地球145公里的时候,推进舱与返回舱分离,推进舱烧毁,返回舱带着航天员继续下降,到达近地点100公里的位置。

第二次减速就是众所周知的“再入大气层”了。

在返回舱与大气层剧烈摩擦下,舱外温度达到上千摄氏度,也就是在这个阶段,航天员可以通过舷窗看到外面的火花四溅。

彭华康介绍,飞船进入大气层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无控式;另一种是有一定控制的形式,即让返回舱具备一定机动能力,减速的过程可以稍加“缓和”,神舟飞船所采用的就是这种形式。

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要把舱体调整到一个正确姿态,以升力控制的方式再入,舱上自带的发动机会把返回舱调整为防热能力更好的防热大底朝前的状态,否则会非常危险。其实这个阶段,飞船上的GNC(制导导航与控制)系统会全自动驾驶飞船返回地球,即使是在无法与地面沟通联系的黑障区,GNC系统也会控制舱上自带的发动机有序工作,将返回舱始终保持在一个正确的姿态。

等飞船还剩大约10公里路程的时候,降落伞出场,第三阶段的减速就正式开始了。

飞船返回舱“开伞”

我们常常在电视直播画面中看到的红白花伞,就是返回舱的主降落伞,足足有1200平方米、3个篮球场那么大。

庞大的主降落伞并不能直接接手快速下降的返回舱,设计师们巧妙设计了一套三级开伞程序,即先打开两个串联的引导伞,由引导伞拉出一顶减速伞。减速伞先把返回舱的速度由每秒200米减至每秒90米。

在距离地面约8公里时,减速伞与返回舱分离,主降落伞开始上岗,将返回舱的速度由每秒90米降为每秒8米。

返回舱着陆的一刻,总是伴有火光,其实这是返回舱的第四次减速过程——反推发动机开始工作了。

在距离地面6公里时,返回舱防热大底会被抛掉,4台反推发动机正式“露面”。当返回舱距离地面1米左右时,反推发动机点火,通过给返回舱一个向上抬的力,达到进一步减速,最终以每秒1-2米的速度完成着陆缓冲。

一路“不断减速”的航天员顺利到站。

文/记者 顾航瑜

图/央视新闻、中国载人航天航天工程办公室

编辑/苗珊珊

审核/贺喜梅

监制/索阿娣

赞(44)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人心向背网 » 以约7.8公里每秒的速度启程, 航天员如何“精准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