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向背网人心向背网

罕见传染性癌症在“小恶魔”中流行,对袋獾种群退化影响波及次级物种


袋獾种群衰退影响次级捕食者遗传特征。小恶魔图片来源:《自然·生态与演化》

科技日报记者 张梦然

袋獾又被称作“塔斯马尼亚恶魔”,罕见獾种化影虽然体型不大,传染却是性癌响波一种噬力惊人、脾气凶猛的症中种顶级捕食者。《自然·生态与演化》8日发表的流行一项研究指出,一种传染性癌症正在导致袋獾出现种群衰退,对袋且可能影响了次级捕食者物种——斑尾袋鼬的群退演化遗传。

顶级捕食者的及次级物种群衰退在生态学上具有级联效应。其中一个影响是小恶魔减少竞争,并使生态系统中的罕见獾种化影次级中等捕食者(也称中级捕食者)的活动增加。袋獾种群数量正因为可传染的传染袋獾面部肿瘤病(DFTD)而减少(DFTD是一类罕见的传染性癌症)。

该病1996年在澳大利亚首次报告。性癌响波在接下来的症中种10年中,该病使塔斯马尼亚州野生袋獾数量大幅减少。流行研究人员发现,袋獾群体数量估计减少了20%至50%,被感染的群体在12-18个月内的死亡率达100%。

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普尔曼分校研究团队此次调查了袋獾种群衰退是否影响到另一物种——袋鼬的演化进程。他们采集了跨越15代的345只袋鼬的基因组标记数据,试图发现与DFTD流行率和地理位置差异相关的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证据。研究团队发现了袋鼬整体上基因流动下降和种群结构增加的证据,这可能是因为竞争减少所致。最后,证据表明,存在与DFTD流行率和袋獾种群密度差异相关的对肌肉发育、运动和摄食行为的基因选择。他们指出,这些性状可能参与了袋鼬和袋獾之间的竞争,从而在袋獾数量减少时产生不同的选择。

此次研究中使用的“群体景观基因组学”方法,或能普遍用于进一步理解全球捕食者种群衰退的演化学结果。

赞(1)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人心向背网 » 罕见传染性癌症在“小恶魔”中流行,对袋獾种群退化影响波及次级物种